《南端足迹》(五一农场知青)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2018-09-06 22:35:50   来源:校博编辑部   评论:0 点击:

\
 
9月3日上午,由广东实验中学老三届博客(校博)举办的《南端足迹》(五一农场知青)首发仪式在广州市人民北路新世界大酒家举行。校博工作人员及广东徐闻五一农场知青作者共8人出席了仪式并进行座谈。题图:出席人员合影(前排校博工作人员:左起马均平、涂玲玲;后排作者:左起朱颖启、李观云、张伟中、朱一(朱子训)、陈锦棠、彭兆清) 《南端足迹》是广东省徐闻县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辑(主编陈志圣),中国诗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徐闻知青回忆录,收有文章183篇,诗词79首,图片近350张。大16开,300千字,精装印刷。该书图文并茂,印刷精良,是值得阅读和收藏的知青史料。
 
\
 
\
 
01.-02.《南端足迹》封面封底及扉页,扉页图片为五一农场十四队知青在第二故乡合影,罗汉熙提供。
 
首发式由校博主编朱颖启主持。朱主编介绍了五一农场的知青作者及入选文章,具体情况如下表(排名不分先后): 
 
序 作者姓名 入选文章标题 作者居住地 
 
01 张伟中 一个兵团战士的故事 广州 
02 陶萌萌 Long哥奇遇记 香港 
03 陶萌萌 赶牛车 香港 
04 陈家基 胶林“数星星”事件 南非 
05 陈家基 我是“落汤鸡” 南非 
06 朱颖启 英山芳华 广州 
07 朱颖启 捷玲二三事 广州 
08 陈锦棠 难解的肚饿之忧 广州 
09 陈锦棠 一别四十年 机耕情永在 广州 
10 彭兆清 知青轶事:甘蔗情 广州 
11 蓝瑞明 农垦情 知青梦 香港 
12 李观云 迈进、迈进…… 广州 
13 林暾熹 忆迈进那方水土 北京 
14 朱  一 下乡轶事(1)哑炮惊魂 广州 
15 朱  一 下乡轶事(2)电闪雷鸣之后 广州 
16 宁心平 难忘四十年前的一点一滴 廉江 
17 宁心平 文武状元——佘元开 廉江 
 
合计 11人 17篇 5地
 
朱主编说,五一农场知青有作者11人,入选文章17篇,占《南端足迹》全部入选文章的9.29%,继《红土情怀》(《南端足迹》姐妹篇,主编陈志圣)之后,五一农场又一次在当地所有农场中,成为入选知青文集作者人数、文章篇数最多的农场之一。 
 
朱主编向出席的作者颁发了《南端足迹》,并请大家就本书的出版座谈。以下是座谈记录。
 
朱一:农场的知青工作辛苦,生活艰苦,但人们热情高涨,团结友爱,荡气回肠,充满正能量,令人难以忘怀。那时我开胶轮拖拉机,一次一个人夜间在胶林喷硫磺粉防治白粉病,又累又困,正迷糊间,突然眼前一亮把我惊清醒,原来是车灯打在前面一片茅草上反射回来一片白光。下车一看,茅草后面是一口废井。好险!有时,我们到附近农村支援他们耕地,当地农民给我们煮的饭不合口味,我们也硬咽下。后来忽然合口味了,原来农民发现后改由在那里插队的湛江知青给我们弄饭,使我们感受到当地农民对我们的诚意。我在农场九年,什么脏活累活危险活,甚至有些人看来不吉利的活都干过,比如下水井救人,为被雷电击中的队友做人工呼吸,做仵作佬等。连队的领导十分信任我们,有什么重要的、难度大的工作都会交给我们,我们也竭尽所能,把工作完成。老工人和职工子弟对我们就像亲人一般,这种亲情一直延续到现在。
 
陈锦棠:2008年省实老三届校友会办了个校博,我在校博的“第二故乡”栏目中读到了很多我们五一农场知青校友写的回忆文章,感受到了当年的氛围,于是我也投稿校博,记下自己在农场时的经历和感受。我初到五一农场时在迈进队,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队。迈进迈进,共同前进。迈进队出来的知青,个个都是好样的。这次五一场的11个知青作者中,就有彭兆清、蓝瑞明、李观云、林暾熹和我共5人是原迈进队的。共同的农场生活,共同的艰难和快乐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永世难忘的记忆,也练就了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毅力。我们生命中的这一份共同经历,真的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彭兆清:那时五一场场部有一个“大家庭”,是在场部工作的知青和职子业余时间自然而然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成员有:牛仔、八姑、阿藻、文仁、建生、志初、邱国建、娇妹、辣椒、吴雪迎、郑翠玉……当然还有我。陈洁娱读书回场后,也曾加入过这个大家庭,也属这个大家庭成员。此外,钟富图、马松波、关瀛、叶树滔、香鸡、阿楠、军长、叶林等虽未直接加入大家庭,但也是大家庭里的常客。阿甲、朱一、雷新权、黄秀燕、贺洁、观云等,更是常来客串,真是好生热闹。大家庭的成员,工余时间汇拢在一起,吃饭、聊天、玩耍、谈工作、谈理想。几十年过去后,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留有青春印记的脸庞,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有些别后虽未再谋面,但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是一段让人难忘的经历,那里记载着这群知青、职子们酸甜苦辣的多味人生。
 
张伟中:那时候,生活工作都很有激情。我是十六连的割胶辅导员,后来和其他两个队的割胶辅导员一起被抽到场部,三个人组成割胶辅导组,给火炬场和红卫场的割胶工人培训。我们认真教,他们认真学。开头他们出于尊重,叫我张老师。我说大家都是学习割胶的,我只不过比你们早学几天罢了,就叫我师兄好了。他们就改口叫我张师兄。为了做好培训工作,我们辅导组刻苦钻研,言传身教,不怕劳累,不计较工作时间。学员们也十分努力,很快就掌握了割胶的基本技能,可以独立工作了。虽然培训时间只有3个月,但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工作情谊。现在,我和一些学员还有来往,见面时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张师兄。这段经历,是我的知青生涯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
 
涂玲玲:我不是作者,但我也是五一农场十六队的知青。浏览了《南端足迹》,我发现它与《红土情怀》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不仅收录了徐闻农垦系统(兵团)知青的作品,还收录了海南农垦(兵团)知青和徐闻县内农场插队知青的作品,使全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仔细阅读了几篇县内农场插队知青的文章,发现写得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水平不错,让我们认识了徐闻大地上另外一类知青的形象。感谢编者的组稿和编辑。
 
李观云:捧着厚厚的这本书,好像捧着我9年知青生涯而积淀的沉甸甸的第二故乡感情。在五一农场,老工人给了我们很大的正能量教育,给了我们亲人般的爱,职工子弟给了我们弟妹般的仰望和尊敬,而且这种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历久弥新。在知青之间,也有相互影响的正能量。刚到迈进队不久,我们去割禾,收工时我走在陈锦棠后面,忽然发现他的左手掌上有新凝结的伤口。原来,他在割禾时不慎割到了手,但他一声不吭坚持干到收工。这使我很感动,并记忆到现在。农场的印象,就是由这些一点一滴的难以忘怀的小事叠加而成的。9年知青生活,可能只在人生中占不到1/10,但它给我往后的人生影响是其他任何时间段都不能相比的。回城后,遇到再难再苦的事情,只要想想在农场的艰苦生活和当时那种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2014年我63岁时单人独车骑车去西藏,别人都说你这样太辛苦了。但他们哪里知道,当时我心里想的是,和知青生涯的艰苦奋斗相比,这还不算最苦的!就是这种信念,支撑我完成了可能是走318国道全程骑车去西藏最高龄者的壮举!尽管人们对知青运动看法不一,但我认为,比起我们的前辈,我们幸运多了,起码没有经历战乱,没有国破家亡当亡国奴的痛苦。而且知青经历磨炼了我不畏艰难险阻,乐观向上的精神。我对农场老工人是感恩的,对9年知青生涯是无悔的。
 
朱颖启:1968年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50年了。如何看待这场运动,一直都有尖锐对立的不同观点。我认为,这场运动是历史造成的,不是我们知青能选择能左右的。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各自保留观点好了,留待后人去评说吧。但是,知青生涯留给每个知青都是刻骨铭心的,永生难忘的,这个观点恐怕持对立观点的人都会认同。那么,知青要做的,就是要把自己经历的这段历史写下来,留给自己阅读,留给后人研究。如果我们现在不写,再过十年八年,可能能写的人就没有几个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徐闻县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做了件好事,《南端足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都是有据可查的比较客观真实的,称得上知青历史研究史料。所以,我们支持这本书的出版,庆祝这本书的出版。
 
座谈会在工作午餐中边吃边谈,从中午12点起直到14点酒家午饭打烊才结束。结束后,出席者留下农场时代宣传队造型的合照,不过,拿的不是红宝书,而是《南端足迹》。
 
\
 
\
 
03.-04.“宣传队”造型

据透露,《南端足迹》印数不多,除赠书外尚有少量供出售。定价88元,知青购买可获优惠,但优惠价尚待编委会确定。如需购买,可在本文后留下联系方式,待确定优惠价后再通知购买人。   
 
校博编辑部
 

相关热词搜索:一农场 首发式 知青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再回红土地(朱颖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