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专栏 > 雁过书斋 > 50年代聯合診所興起(姚天民)

50年代聯合診所興起(姚天民)
2021-11-04 20:04:31   评论:0 点击:


50年代聯合診所興起
 

       解放初的廣州巿,除幾間大醫院如:華南醫學院(前身為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廣東光華醫學院、嶺南醫學院、中山醫學院、省人民醫院、市一人民醫院(前身為方便醫院)、市二人民醫院(前身為柔濟醫院)、廣州市工人醫院(前身為中法韜美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前身為福民醫院)、珠江醫院(前身為解放軍第三後方醫院)、越秀區第一人民醫院(前身為廣州市公費醫療門診部)、東山區人民醫院(前身為鄺盤石醫院)等以及各區醫院外,市民看病基本上是到附近私人掛牌診室看病,當然是分別中醫、西醫、胸科、牙醫、跌打正骨、婦產等等不同的專科,甚至還有小型幾個床位的私人醫院。
       約1956年前后,市政府提倡并根據自愿的原則,組織聯合診所(俗稱“小聯”),負責當地一定范圍內基層醫療工作,方便街坊鄰里看病就診,並附設西藥房藥櫃。祖父姚錦石相約文德路附近幾位知名醫生,推舉譚鴻儒醫生為所長,眾人稱他“所頭”,組織了萬德聯合診所,也就是后來位於萬福路的珠光衛生院。當時中醫是姚錦石,西醫是黃愛民和譚鴻儒,跌打是林仲文和潘士璋。成立萬德聯合診所前這幾位醫生到處找舖面,最後找到萬福路現珠光診所牙科舊址,是三開間舖面,坐北向南。當時祖父和其他醫生帶著筆者去看舖,那時才幾歲大,据說帶童子到一宅不吵不扯著要走,乃是好宅。若童子不安、煩躁,扯著要走,是童子看到不干不淨的東西,那此宅非好宅。
       此處舖面是紅砎磚地,干干淨淨,空空盪盪,屋里散發著剛粉刷過的灰水味。只是當眾人入屋查看時,筆者見一條大百足(蜈蚣)從牆邊爬動,心里發毛,不過我沒嚷著要離開,眾醫生遂覺得可以,這樣就租了下來。三開間中間是候診室、掛號和藥房、東間是中醫和跌打診室、西間是西醫診室。服務街坊數年後,所有聯合診所再由各區衛生局組織領導成立區內各行政街的街道衛生院,俗稱“大聯合”,萬德聯合診所擴大易名為珠光街衛生院。這所衛院服務附近居民至今已大半個世紀,并且不断擴大几经易名,现在已是六层楼加天台的區一级醫院越秀區第三人民醫院了(题图)。醫生一代代更換,診所也見證了歷史的變遷,醫療系統的變遷。
 
姚天民
 
       原载2021年11月03日《維加斯新聞報》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