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专栏 > 吞诗嚼文 > 《萧殷全集》出版 省实人的荣光(林暾熹)

《萧殷全集》出版 省实人的荣光(林暾熹)
2023-10-30 11:07:33   评论:0 点击:


《萧殷全集》出版  省实人的荣光
 

       2023年是萧殷伯伯逝世40周年。9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广东省作家协会、文艺报社、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之萧殷学术研讨会暨《萧殷全集》新书发布会在河源举行。据报道,萧殷伯伯的女儿女婿、省实老三届学姐陶萌萌学长卢任民到场参加此次活动。《萧殷全集》的问世,让名家经典永流传,倾注了女儿女婿多年大量心血,也得到过同窗好友的鼎力相助,既是省实家长的荣光,亦是我们省实人的荣光,可喜可贺!
 
 


01.-02.萧殷学术研讨会暨《萧殷全集》新书发布会现场
 
       《萧殷全集》全景式展现文学评论家萧殷文学创作、思想、活动以及社会交往。名誉主编王蒙,主编傅修海、夏和顺、赖金凤、梁少锋、杨坚、林子雄。共分10卷,含著作4卷、书信3卷、图册2卷、年谱1卷。著作包含《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文学作品》收入萧殷先生本人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谈和文论探索;《文学评论》收入的是萧殷先生所做的文学评论,包括作家作品论、文艺时评、创作论等。书信卷共收录萧殷先生信函573通,附录来函537通,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全面反映其文学创作思想、活动,以及社会交往。图册分为《岁月留痕》和《影存集萃》,《岁月留痕》共八个专题,集丰富史料而成,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再现萧殷先生的点点足迹过往;《影存集萃》主要收录了萧殷先生所拍摄的照片,以及他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影像,再现一生的足迹。年谱卷将萧殷先生一生的活动翔实记录,并设置多项附录以方便读者查阅检索。
       更值得一提的是,《萧殷全集 第十卷 年谱》主编林子雄是1957年出生的我们省实校友、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方志馆研究馆员及原馆长、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情报专业硕士实践导师、广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情专家,专长岭南文史、地方文献、古籍版本和印刷史研究。
 
 


03.- 04.

 




05.-07.家人探望病中萧殷
 
 
08.
卢静子 辛未(1991年)作书法:歸燕豪情空悵惘,夜雨懷人天一方;春山碧樹秋猶绿,星巖珠海水流長。 立轴,水墨纸本,尺寸82×37cm,款识:辛未年春,羊城静子。钤印:卢静子、静。作者简介:卢静子(近现代),194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泰国支部的筹组工作,1948年任主任委员,并先后任泰国民盟刊物《民主新闻》总编辑、督印人、社长。
 
 


09.-10.萧殷女儿女婿省实老三届夫妻卢任民(后排右三)陶萌萌(前排右一)2012年9月访美时与省实校友欢聚。
 
       萧殷伯伯生前酷爱昙花,曾尝试过从广东老家帶昙花回北京种植。昙花开时绚丽清香,谢后可入药食,滋润补益。这次活动期间,卢任民学长还向萧殷文学馆舒歆再次详细讲述了萧殷阳台里“68朵昙花”的故事:“那是198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当时快晚上12点了,我看到老岳父萧殷房间灯还亮着,就穿过储藏室到岳父卧室去看看(因为储藏室连通着岳父的房间),只见岳父在卧室外面阳台拿着放大镜在那里看(昙花),然后拿起相机拍(昙花)。我关切地问道:‘爸爸,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岳父说:‘这个昙花到了12点是开得最好的、最盛开的状态!小卢,你来得正好,快帮我数一数阳台上一共开了多少朵昙花!’我帮忙数了一遍答道:‘68朵!’我从未想过这小小的阳台竟然开了那么多的昙花,着实漂亮!于是笑着跟岳父说:‘爸爸,人家30多朵就登了《羊城晚报》咯,我们要不要发一篇文章去……’岳父没有理睬继续说道:‘你再数一数。’我再数了一遍,还是68朵!但谁承想三年后的夏天,岳父的生命就定格在68岁!”(本段参考公众号舒歆文《夜之精灵——昙花开了》)
 
 


11.-12.省实家长萧殷陶萍夫妇的结婚照和晚年照
 
 
13.萧殷在华北联大文学系任教时的学生、《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九十七岁画作
 

       有关萧殷伯伯的评说,可浏览本专栏《萧殷伯伯寄希望  捷玲姐姐推报章》一文(http://www.gess1968.cn/index.php?m=special&c=index&a=show&id=1979
),网络上还有更多、更多……在此谨摘录这次萧殷学术研讨会暨《萧殷全集》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的指出——
       萧殷是忠诚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身体力行的文艺理论家和作家、文学事业的守夜人,其高贵的精神品质和杰出的文艺成就,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说明:全部图片源自网络,谨向原创者致谢!
 
()  林暾熹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