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难求的将军傅作义(关雅琴)
2020-11-23 09:11:59   来源:关雅琴   评论:0 点击:

\

一将难求的将军傅作义
 

       傅作义,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与军事人物,抗日名将。曾是中华民国陆军上将。1949年,他协助解放军和平进入北京城,并于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部长,晚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今临猗县孙吉镇),山西南部黄河岸边一个叫安昌的小村庄, 打小家境贫寒。他的父亲靠背客人到对岸挣两枚铜钱,这样一点一滴积攒钱来勉强提供傅作义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始终不敢忘记父亲的恩惠与少年的贫苦,父亲只是一个农民没有文化, 硬是靠吃苦勤劳诚信养活了一家子, 最后成功地在地方开办了商铺。父亲站在冰河里的艰辛,成为他心底永久的记忆。傅作义后来飞黄腾达,扶摇直上,身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 一生依然崇尚简朴,大家称之为布衣将军。
       傅作义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深得父母喜爱。1908年他考入运城河东中学堂,课外他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小说,受到书中人物的忠肝义胆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薰陶,在太原参加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少年革命先锋队”。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时,傅担任起义军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赴娘子关抵御清兵。随后又参加攻打平阳府即临汾之战。
       1915年,傅以优异成绩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他始终如一,学习努力刻苦用功,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射击、马术等步兵四大课程考试成绩全优。特别善长射击,弹不虚发,是全校第一名的神枪手。3年后,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山西阎锡山的晋军。1922年,升任少校团副兼团技术队队长,负责全团技术训练。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体操、射击、劈刺、投弹在全省军事技术比赛中襄括第一。升任营长的傅作义,以诚待人,经常把自己的薪金补贴在练兵上,得到同僚与部下的一致称颂、信赖。
       1931年,傅作义任第35军军长兼73师师长并接任绥远省主席后,迅速大力移民,发展生产,巩固国防,并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消灭匪患,整顿税收、金融,疏浚河渠,鼓励发展工农业生产,使绥远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绥远省社会安定,经济有一定恢复,省财政税收增加,部队的装备和给养也有了改善,为绥远的抗战作出了充足的准备。
       九一八事变后,9月28日,傅作义与宋哲元等50余名将领联名通电全国各方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共同奋斗,表示愿为抗日救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同时部队加紧抗日总动员,每天早晚带领官兵,齐声高呼:“誓保国土,以尽责任,不惜牺牲,以雪耻辱”。
       1933年1月3日,日军侵占山海关,揭开长城抗战的序幕。1月5日,傅作义分电阎锡山、张学良、蒋介石请缨抗日。并以绥远省主席名义发表《告全省民众书》,号召全省同胞奋起救国御侮。25日,傅作义奉命率部出师东进,开赴抗日前线。
       在长城之战中,傅作义为第七军团总指挥,指挥第五十九军、六十一军,负责察北方防务,傅作义亲率部队开往昌平一带布防。长城抗战的最后一场恶战,自此拉开帷幕。
       1933年5月21日至23日,傅作义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军,在当时怀柔西北的牛栏山一线构筑阵地阻击日军。此战击毙日军246人,伤敌660余人;中国官兵阵亡367人,伤484人——那场战役,刹住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缓阻了日军向北平进犯的步伐,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爱国官兵在北方第一次以军事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长城之战得到全国各界积极支持与赞扬。
       1936年11月23日,中国军队司令官傅作义奉命对侵华日军发起绥北抗击战。中国绥远省政府主席、晋绥总指挥兼第1路军司令官傅作义奉命率部3万余人,在绥远东、北进行绥远抗击日寇的进攻。11月中旬,中国军队取得了绥东反击作战的胜利。
       傅作义下令骑兵第2师1个团、第211旅两个团和补充团、炮兵营各1个,装甲车20辆共同围歼进犯绥北百灵庙的敌军。23日夜,中国军队各部分四路向驻守百灵庙的约3,000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激战至次日,将敌人基本歼灭。绥远战斗直至12月20日胜利结束。
       为此,傅作义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蒋曾赞誉傅作义将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七六届  关雅琴
2020年11月23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罗宣言(关雅琴)
下一篇: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关雅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