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拓荒者蔡旭(关雅琴)
2021-04-14 01:56:17   来源:关雅琴   评论:0 点击:

 \

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拓荒者蔡旭
 

       蔡旭(1911年04月14日-1985年),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蔡旭的父亲是清末秀才,曾任常州市中学校长。蔡旭童年目睹母亲为维持生计,在家喂猪、养蚕。蔡旭自幼随母下地,感受大自然的自由空气和泥土的芬香。他受母亲勤劳朴实美德的影响,热爱这片广阔的天地,立志学农、务农,扎根土地。
       1930年,蔡旭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他先后主修蚕桑与农艺。
       毕业后,蔡旭留校任助教。他每天进行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和田间试验设计的实习课,在农场搞小麦育种试验。成功培养出我国自己最早育成的一批小麦优良品种,并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推广“中大13—215”等新的优质小麦品种。
       1937年蔡旭发表了论文《中央大学农学院五种改良小麦品种》,同年还合作发表了《小麦田间试验技术的研究》。
       “七七”事变后,在日寇铁碲下,华北沦陷,上海告急。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火种,中央大学与各大学被迫内迁,逃难至西南。在那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日子里,蔡旭随逃难的人群逃亡四川的途中,念念不忘把全部试验麦种作随身护运。安顿后,蔡旭和他的团队立即投入了麦种播种试验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培育成功了日后闻名四海的小麦良种“南大2419”。“南大2419”原产意大利,先后在南京、重庆、成都等地试验田经选择、繁育,均长势优良。同时还证实了矮立多、中农28、川福麦等引进品种在川西平原的生产及应用价值。可惜当时科学家的劳动成果,因战乱不堪而得不到广泛的大面积推广、传播。
       蔡旭跟随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教授赴川北考察农业,经绵阳、江油、剑阁、广元、茂县、松藩、灌县、成都等地沿途调查农作物分布、品种情况和栽培技术,搜集地方品种资源,并将考察结果撰写了《四川西北部农业概况调查》。1942年蔡旭还主编了《四川小麦之调查试验与研究》一书。
       1945年春,蔡旭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及明尼苏达大学深造,并到堪萨斯州立大学等院校访问、考察。在康乃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的小麦育种上实践经验,使他在思想上构勒了日后开展小麦育种工作的战略蓝图。他尽其最大能力搜集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一年后,他回国时,共搜集到的材料达多3,000多份,乃中国留学生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特例。
       他从众多引进的材料中选拔出像“胜利麦”“早洋麦”“明尼2761”等,对日后中国北部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的小麦抗锈育种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9年,蔡旭发表了我国第一篇关于小麦条锈性遗传研究的科学论文《小麦成株抗条锈病的遗传》。该论文为他日后开创冬小麦抗锈育种工作的显著进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蔡旭主持培育成功的“农大311”“农大45”“东方红3号”、“农大139”等品种在华北北部大面积推广,上世纪70年代,种植面积达1,300万亩。这4个品种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蔡旭个人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蔡旭宵衣旰食,专心致志,不怕挫折,勇于进取。蔡旭作为我国第一批博导,为培养造就中国农业研究人才,竭尽全力,呕心沥血。
       蔡旭曾任农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校长、顾问,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农牧渔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常委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作物学报》主编等。
       蔡旭毕生为农业选育良种,培养农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的温饱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六届  关雅琴
2021年4月14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航天CAD的倡导和奠基者梁思礼(关雅琴)
下一篇:抗日名将蔡廷锴(关雅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