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故事3(李东东)
2022-11-10 13:30:00   来源:李东东   评论:0 点击:

 \

鱼的故事3
 

       都说东莞是鱼米之乡,皆因此地河网纵横交错,水库、鱼塘星罗棋布。鱼塘除了养鱼之外,还用来蓄水灌溉,一般塘边的地,因为近水,常作为自留地,我们下乡,也分了一分地给我们种菜或瓜果。但种菜太辛苦了,天未光就要去担水淋菜,冬天一大早光脚担水淋菜,我们都认为不值,大多数知青将此自留地放弃。但我们并不愁没菜吃,路过的农民往往会给一些各式瓜果蔬菜给我们。农民们种菜除了吃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喂猪,那时候养猪好比把钱存银行,年尾猪养肥了,卖了就有钱了。
       知青们还有一分自留地是旱地,一般用来种蔗。记得有一年临近斩蔗了,我和同班同学朱坚将流经我们的蔗田旁的水渠用竹捅开一个洞,让水流进蔗地里,蔗的重量自然增加不少,此乃54年后才公开的秘密。
       每到旱季,边远的田要靠水车从鱼塘抽水灌溉,此等美差,本人一般都会參与,安装水车是技术活,我等尚未熟习,均由当地青壮农民担任,我们在旁打个下手。一般二人踩一部水车,踩水车刚开始时,常会打滑而掉下来,最痛苦的是连接水车叶片的木梢子断了,脚踏突然打到上五寸下五寸处,痛到叫救命。后来踩熟练了,也和农民伯伯们一样,应对自如,谈笑风生。当时我们和农民已无甚差别,皮肤一样的黑,讲一口纯正流利的东莞话,和他们一样蹲在田边,动手卷“大头熟”烟。有次回广州,买了几包8分钱的“经济”牌香烟,还有包装精美的阿尔巴尼亚香烟,大家分享,冿津有味。同学黄志强话怎样区分农民和知青,唯有从他们的眼睛去区分,知青看东西会滴溜溜地转,农民是直勾勾的。如此区分有点刻薄了。
       在烈日下车水,立马会汗流浃背,我们就光着膀子,任晒。顶吾顺了,就拿水往身上浇一下,凉快凉快。有一次,借来一顶妇女戴的凉帽,戴在头上,确是清凉不少,因凉帽四周有黑色的纱布围着,不但晒不到脸,还会有阵阵凉风。但被一群路过的妇女看见一个不穿衣服的“男子佬”戴了妇女专属的凉帽!先是吓了一跳,继而笑个人仰马翻,此乃史无前例也。
       在烈日下车水,一般要连车七八天不等,太热太难受了。虽然我们戴了墨镜,大草帽,也无济于事。于是和同煲知青朱坚一商量,何不搭个凉棚,说干就干,随意斩来竹子,大片的蕉叶,一个三四平方的凉棚轻松建成!时时往棚顶泼水,太凉快了!胜似空调!车它一个月都冇问题。
       原以为农民会仿而效之,都来搭个凉棚,谁知他们都不屑一顾,继续我行我素,此好方法没有推广。后来知道,农民一般比较保守,墨守成规,阿爷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做,极少去改革。如当年的农民,穿得很老土,男的穿的还是唐装裤,我们称之为“老三篇”,妇女们穿大襟衫(现在反而觉得大襟衫有点像半截子旗袍,也挺好的)。在上洞河扒艇他们用桡,也几辈子如是。我们也常干此活,一般二人一艇,来回各3,000斤任务。将谷子从生产队的谷仓担上艇,装满后,划艇到企石墟。
       划艇,对知青来讲,也是美差。在上洞河上,常汇集几个生产队的知青,平日少见面,今日大家快乐共聚,有时引吭高歌,其乐融融。有人突发奇想,何不将几条艇串起来,留下一个人在艇上掌舵,其他人上岸做牵夫,岂不省力,于是试过几次,因河岸高低不平,且常常断了冇路,此试验告吹。后来又有人说“三桡不敌一桨,三桨不敌一杆,三杆不敌一橹”,我们划艇用桡,费力不好玩,于是改用竹杆试着撑,果然快了很多。但问题又来了,如果河底是沙底还好办,一拉竹杆就可上来了,如果是泥底就麻烦了,竹杆很难拔出来,会被泥吸住,记得大冷天时,同队知青李君良穿着棉衣,被竹杆带落,掉入水中,笑死大家。后来工多艺熟,慢慢都控制住了,不但快,方向也把握好了,这就是“工匠精神”。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何不在艇上张一面帆,利用风力驱动?于是找来薄膜做了风帆。此等新鲜试验,农民是不会采用的,继续用挠划艇。那时知青思维无所禁忌,想干就干。
       踩水车车水,常常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工。某晚刚天黑,禧仔就叫一个知青回去煲一大锅粥,说有嘢到,原来到天黑齐了,阿狗和禧仔在鱼塘边东摸西探,在塘边的草丛中捉鱼!这是他们在故技重演,手到擒来,并且收获颇丰,我不得不佩服极了。可这是公家养的鱼呀!岂不是“偷”?!当时想起来,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怎么会这样?
晚上的鱼粥,加点姜,味道鲜美极了。所以车水,确是美差,搭了凉棚,还有鱼粥霄夜。
       《鱼的故事》到此结束,多谢收看。
 
十(一)班  李东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鱼的故事2(李东东)
下一篇:鸟的故事1(李东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