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墟诸事(马念慈)
2023-11-17 21:26:51   来源:马念慈   评论:0 点击:

\

投墟诸事
 

       从当年插队落户的上洞大队到公社企石墟如果没有单车,那么步行须经过江边大队(半程)再翻几个山坡路才到达。难得那个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持举办三日一墟(指农闲时),商品交换或使农民从中赚些现金收入以补贴贫困生活。而知青们趁墟多是散散心串串友,饮下茶购些肉菜打牙祭。
       记得初次买鸡疍就上了当,被人诱导说光滑表皮的好,谁知竟是鸡仔疍不能吃的。当年企石墟仅有一条街,黄泥尘多柏油路面少。猪仔墟在东江引水工程时我们曾在此宿营。趁墟时人多多,两边摆卖有鹅仔(即鹅花)、青菜、杂品、三鸟、米糠等,可以讨价还价。如果遇上三山五岳的知青(有的从对江博罗过来的),大家相逢时一般会礼让拱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那时的旧墟相当破烂,企石茶楼也是砖瓦棚屋,推出的大包等点心不敢恭维,面粉甚粗糙难入口(疑是陈年玉米粉渗杂),幸而有烧鹅濑粉还算可口,三角三两,四角四两,五角五两(粮票)。茶叶就直头差矣。
       有间百货店商品陈旧,就算有东莞腊肠卖也极少去买(因为没有养猪获得肉票)。
       附近是公社卫生院,当年实行合作医疗,分大队、公社、县三级制。好多农民用单车搭小孩来就诊。卫生院的黄医生也算是医术较好者。
       上了横路可通往企石大会堂、公社办公点、企石中学,再远些是粮仓、码头,相当落后的旧景,也是交公粮之址,搭船往返广州之点,企石水闸会战之地。当年曾想:何日穷乡才能变富乡?
       1971年后段时间也记得北门X生曾在下二队多次开饭,默契好收工后凡见到厨房瓦盆用砧板刀盖住,如我掀开见有鸭或其他,当晚就煮多八两米他过来食,大家又聚下。所做菜式如:动手整葱油家乡鸭,冬瓜汤,或蒸条鱼,炒田鸡等美餐一顿。这也算是当年贫苦生活的一项乐趣。正是:
三日一墟板上钉,自由交易有规定。
农民生计略保障,舒缓身心是知青。
 
九(一)班  马念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洞知青的回忆(马念慈)
下一篇:知青回忆~祥顺婶的故事(越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