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专栏 > 洞箫世界 > 赤壁箫声(谭宝硕)

赤壁箫声(谭宝硕)
2018-10-10 10:22:24   评论:0 点击:


 
赤壁箫声
 
      九百多年前,一個月朗氣清的秋夜,十五的月亮慢慢在東山昇起。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浩浩長江一望無際,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當此良辰美景,蘇軾帶著朋友,泛舟在赤壁之下,凌波禦風,飄飄欲仙,不知所止。
 
 
01.
 
      眾人飲酒樂甚,有人拍打船舷唱起歌來。有個吹洞簫的朋友,拿起洞簫,跟隨著旋律吹奏和應。簫聲起處,眾人的心皆為之觸動。
      此情此景,蘇軾寫下了一段精彩的文宇,描畫出簫聲的動人之處: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其聲嗚嗚然」,洞簫是最簡單的樂器,氣流吹過便發聲,其聲音就是風的呼嘯聲,帶有天地蒼茫的感染力量。
 
 
02.
 
      「如怨」,古語的怨不是怨恨,而是很多思緒困擾於心。
      「如慕」,是傾慕,被深深吸引。
      「如泣」,傷心不已,難於啟齒。
      「如訴」,盡情傾訴心事。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好的音樂,在人心中引發共鳴迴響,久久不會消散。
      「舞幽壑之潛蛟」潛蛟是形容深藏的巨大力量,簫聲能帶來鼓舞,能激發起正能量。
      「泣孤舟之嫠婦」簫聲與人心緊密相連,能使人感懷身世,能使人反思生命。
      九百年前的一縷簫聲,九百年前的一段文宇,如此精闢地講出洞簫的本質。
 
 
03.
 
      當年,我曾經困惑手中的洞簫,應該要吹出什麼樣的音色?洞簫音樂應該要有什麼特性?我自己應該走什麼路向?幸運地,我看到蘇軾的這段文章,蘇軾為我指出了方向。洞簫是民族樂器,民族樂器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它的根就在中國文化之中。
      一切都豁然開朗了,我找到洞簫的藝術路向。
 
 
04.
 
      感謝蘇軾及所有前輩,前人留給我們最好的教誨,傳統是最好的導師,赤壁的簫聲,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05.-06.
 
      我明白,在洞簫身上體現中華民族的優秀氣質:謙和、敦厚、溫潤、悲憫、剛直、率真、優雅、包容等等,這是一件最直接展現我們民族精神的樂器。
      我明白,品味簫聲的優雅脫俗,品味簫者的內心世界,品味樂曲背後的人生故事,一點一滴,都是深深的觸動。
      我明白,在洞簫及洞簫音樂裡面,領略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寄託中國人內心豐富的人文情懷。
 


 
07.-08.
 
十(四)班 谭宝硕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