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专栏 > 彩虹之国 > 揭示Dean Lung真实身份9-完(陈家基)

揭示Dean Lung真实身份9-完(陈家基)
2020-07-05 08:59:33   评论:0 点击:


揭示Dean Lung真实身份9(完)
——偶然与必然(外一篇)
 
 

       寻找与确定Dean Lung身份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太多的偶然。
       2009年,我偶然看到了央视的寻找丁龙的节目。
       2015年,我想方设法要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丁龙的王海龙以及米亚联系,苦于没有他们的直接联系方式,一直无法联系,有一天偶然发现了米亚的丈夫,前哥大副校长保罗的联系邮箱,试着给他发了邮件,其实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直至有一天,我清理被扔进邮箱的垃圾箱的邮件时发现了保罗的回邮,因而和米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交流资料与心得。和在中国国内最早发掘与报道丁龙事迹的哥伦比亚大学华人学者王海龙的联系也是大体如此的经历。
       今年疫情期间,重拾寻找Dean Lung的话题,设法与近年研究丁龙发表新的文章较多的陈晓平学者联系,也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然而一无所获,偶然瞥见他的一篇文章内有一句话:“2016年,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武洹宇博士提议,由武洹宇、陈晓平、谭学斌、莫冠婷、叶嘉良、蔡泽瀛、伍倩敏、钟元泽组成‘Dean Lung专案组’,对此案作初步学术性研究”。尽管没有武博士个人联系方式,我还是在网上搜索得到了她的办公室电话和公开的邮箱,并给她打电话和发邮件。又是好多天了不见有回复。我已经不太抱希望。然而有一天,她回复了,原来疫情期间她没有去办公室上班,也没有查看那个一般不使用的邮箱,还是系里转告她说我找她时她才知道。
       2020年4月16日下午,我与武洹宇博士微信联系,我把在台山白沙找寻Mah Jim和Mah Chong Dean 的有关线索和她分享,讨论白沙马氏的各个辈分,讨论应该如何寻找这两个人,偶然间,武博士说了一句话:“曾猜想过马隆进”(原话如此)。接着又说“作为Dean Lung另一种可能,万一也姓马。”说者似乎不经意的一句话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是的,Dean Lung有可能叫马进隆。
       这一天的下午,我给我先前联系在白沙寻找Mah Jim和Mah Chong Dean的热心退休教师马卓荣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告诉他Dean Lung有可能叫马进隆。而此时他正在与白沙侨刊的编委黄祥光在一起。黄祥光偶然向马老师提起准备在千秋里查询一位名叫马进隆的华侨的情况。于是就有了后面确定马万昌就是马进隆就是Dean Lung的戏剧性故事。
       黄祥光寻找进隆也事出偶然。三年前,他国内长大移居美国的弟弟黄祥活在一次与同在美国的马万昌的曾外孙黄畅明聊天,知道了马万昌与进隆和Dean Lung之间的关系,他就一直动员黄畅明把这个故事公开,前不久他曾经联系某家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媒体进行报道,没有得到该媒体的重视与回复,于是他告诉了哥哥黄祥光,而黄祥光偶然提起的马进隆的名字引起了马卓荣老师的注意,而后有了后面的戏剧性的故事,有了中央电视台的跟踪采访。
       正是这一个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让我感叹自己运气真好。
       有人在丁龙故事的发生地美国翻遍了几乎所有的有关档案以及进行了实地调查但达不到最终的结果;有人找对了地方甚至几乎找对了名字(准确地说还差一点点)而未能沉下来迈出最关键的一步。而我,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遇到了合适的人,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这后面,或许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前人找不到Dean Lung,有两大误区。
       第一是姓名。自从上世纪的国民政府宣传Dean Lung的故事时开始,Dean Lung被译成了“丁龙”,后经国学大师钱穆的渲染,“丁龙”似乎就成了Dean Lung的标准中文名。而后王海龙的研究与被大量转载的文章中沿用了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既成事实的译名。即使是我自己,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也只是在Dean是姓还是Lung是姓这个局限范围内打圈圈而没有实质性进展。
       其实根据后来的发现,Dean Lung是台山话“进隆”的译音,这个“进隆”是马万昌在美国使用的名字。
       正如Dean Lung马万昌的曾外孙黄畅泉所说:“你们用丁龙中文名去找进隆怎么可能找得到呢?我们看到都不知道是找进隆啦!”
       其次是Dean Lung的籍贯。大约从钱穆开始,把Dean Lung的籍贯说成是山东。结果电视台兴师动众到山东日照的丁姓地区寻找“丁龙”,其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今年某电视台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到了台山找寻Mah Jim和Mah Chong Dean,地点对了,方向还是没有找准,也是功亏一篑。
       我是半路出家加入了寻找Dean Lung的行列。我既不在故事的发生地美国,平时也不在国内,实实在在是一个单枪匹马独来独往的吃瓜侠。只不过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我的坚持不懈,让我敲开了百年寻龙的谜底的大门。
       我的运气好,因为我在疫情横行的时候留在广东而有时间去思考,有地域优势去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我遇到了武洹宇博士,遇到了台山侨联林如宝主席,遇到了马卓荣老师,遇到了充当了马万昌的后人与国内外各方联络人的黄祥光。我先后几次从居住地珠海到台山,进行调查。4月20号我第一次到台山,到千秋里,与先前只在网上联系而素未谋面的“寻龙小组”见面,实地调查确认了发现,当天大家一致同意向上报告,台山侨联林如宝主席紧急联系央视《新闻调查》摄制组,随后一路绿灯,22号便获知央视摄制组已经得到特别批准,26日抵达台山进行采访录制,5月16日节目播出,我的运气特好!
       许许多多的偶然串在一起就发生了质变成为了必然。
       我敢于否定固有的想法,敢于异想天开去寻找线索,坚持加幸运,我和我的团队(除了我全部是台山本地人,具有天然的语言风土人情华侨历史等诸方面的优势),在2020年4月16日,在Dean Lung写信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捐出12,000美元建立汉学研究的1901年6月28日的整整119年以后,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们在台山白沙千秋里找到了Dean Lung,他就是那个“进隆”, 就是马万昌!
       题图:2020年4月20日 “寻龙小组”成员在Dean Lung马万昌祖居前合照留念。
 
外一篇:感恩前辈,感恩团队
 
       找到了Dean Lung,我很高兴,同时我很感恩。
       我感恩哥伦比亚大学的华人学者王海龙,是他开拓了研究Dean Lung的历史与贡献的新纪元,他所挖掘的资料,他所写的论文与文章,让“丁龙”的故事和名字深入人心。当初就是他引人入胜的文字震撼了我的灵魂,让我立下了一定要找到Dean Lung的决心。随后几年,我一直和他保持密切的联系,他的睿智的思路,有益的建议,及时的忠告,这些年来都一直有力地鞭策着我坚定前行。
我感恩哥伦比亚大学日裔专家米亚和他丈夫保罗。是他们继续了王海龙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在美国能够找得到的各种与Dean Lung和卡本蒂埃有关的资料。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找寻一个和他们并不是一个族群的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事业。米亚告诉我,她在美国已经终止了对Dean Lung的研究,把寻找Dean Lung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这激励着我这些年坚持不懈在国内寻找。
       我感恩陈晓平与武洹宇博士的团队,他们的研究与发现开拓了我的思路,特别是关于Dean Lung可能是新宁(台山旧称)人,名叫“进隆”,以及他可能姓马,叫马隆进的意见,这些是我们发现与确认台山白沙千秋里的马万昌就是进隆,就是Dean Lung的打火石。
       我感恩台山侨联的林如宝主席,她虚怀若谷,雷厉风行,动用各种资源,在发现Dean Lung与宣传马万昌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我感恩白沙侨刊的黄祥光,是他搭起了马万昌在美国的后人与国内“寻龙小组”的沟通桥梁,由于与美国的时差问题,没日没夜联系连续奋战10多天,贴上时间、汽车费用和其他费用而毫不计较,在发现与确定Dean Lung的战役中功不可没。
       我感恩黄祥光的弟弟黄祥活,是他极力说服了原来不愿意把几份关键的书信拿出来的马万昌的后人,从不愿意到愿意提供,中间是漫长的3年,没有他的努力与坚持,我们今天可能对于“丁龙”仍然是云里雾里。
       我感恩马卓荣老师,是他用他多年在整理白沙马氏族谱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广泛的人脉关系,在连接马万昌后人(通过黄祥光)与国内的研究人员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我感恩台山市多年来从事集邮和华侨银信的专家李柏达,这位仅在微信上认识与交流的侨联委员民间收藏家几次三番毫无保留地向我解释后来在央视节目采访中确认H.W.C.来信的信封为真实的意见。
       我感恩马万昌的几位后人,特别是马万昌的曾孙女马嘉燕,曾外孙黄畅明、黄畅泉和曾孙马若新,是他们保存了证明马万昌是进隆是Dean Lung的关键证物,包括书信和画像照片与马万昌的老年照片,并且愿意提供给我们进行研究与验证,并接受央视采访。没有他们提供的这些证物,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解开Dean Lung的身世之谜。
       我感恩我的中学母校广东实验中学老三届的海外/香港校友吴行、黄少平、蓝瑞明和董家良等人。从2015年起至这次找到丁龙下落的5年间,为了寻找丁龙,他们帮我联系美国侨社,国内侨联以及查找美国图书馆的资料。一旦同学,终生同路!
       我感恩支持过我的所有人,无论你们的支持是精神上的,或者物质上的(有几位朋友为发现Dean Lung而要给我发红包,我都表示了谢意但一一拒绝),也无论你们的意见是方向性的或只是小小的技术问题上的帮助(比如某个字的发音,了解某个人的电话等等),都是对我的极大支持。
       我感恩这些年来在“丁龙”研究过程中批评过质疑过我的人,是你们提出的意见,让我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在Dean Lung研究问题上的细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考证论证,而非仅凭猜测凭感觉去做出结论。
       我最要感恩的对象是——Dean Lung,进隆,马万昌!
       当我站在您的墓前向您深深地鞠躬的时候,我在心底里对您充满了敬意与感激。100多年前,您那极具前瞻性的创举,开了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先河,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与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我们永远记得您的历史作用与功绩!
       您给我们留下了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研究,留下了“丁龙讲座”,留下了家乡的“国瑞书室”。
       我们欠您一座纪念碑。但是,您在千千万万的人的心目中立起了一座丰碑!
       Dean Lung马万昌前辈,我深深地,深深地感恩!
 
 
01.
 
       10年了,我并非独来独往,我的背后,是前辈的学者,是热心的民众与给我各种支持的团队。
曾经,面前的种种的困难与挑战如同茫茫的大海和巍巍的高山。然而,如同哥伦比亚大学华人学者王海龙在一篇文章中所说:
       “汪洋大海不是很浩瀚吗?一只小小的鸟儿居然敢挑战要填平它。巍然苍茫的高山不是很怵人吗?一个衰弱的老头儿竟然想以风烛残年的身躯去挖走它!丁龙的眼睛透过一个世纪的烟尘在凝视着我们,这是一个有着不死的意志力的民族,我们的心中永怀着不会磨灭的,燃烧着的希望。”
       我们做到了,我感恩。
 
九(二)班  陈家基
错误报告  分享到: